现在正值龙眼上市的季节,想必近来大家都吃了不少吧,也许你以为龙眼只能当水果吃?那你就错了!
其实龙眼也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,做成一道道可口美味的佳肴,而且简单易做又有营养。
----------擦干口水再往下看哦----------
(一)龙眼虾仁
1、龙眼去壳去核用盐水浸泡2、将虾去头去壳,使用蛋清、鸡粉、生粉、胡椒粉腌制10分钟,切好青椒、红椒
3、锅中烧开水加入适量的盐、油,将虾仁放入其中煮熟
4、锅中烧油,放入姜蒜和虾仁一起翻炒
5、加入青、红椒
6、最后加入龙眼肉翻炒几下即可上盘
(二)圣女龙眼炒饭
1、将圣女果切半,龙眼去壳去核,将圣女果塞入龙眼中,圣女果朝下放入玻璃碗中;
2、热锅,将隔夜饭倒入锅中,下适量油,把米饭炒散;
3、加入适量鸡粉翻炒;
4、加入少许油,把鸡蛋打入饭中翻炒,放入酱油调味;
5、最后放入葱花翻炒,炒好的饭放入放好圣女果、龙眼的玻璃碗中;
6、倒扣玻璃碗到碟上,摆好造型。
(三)龙眼丝瓜炒肉片
1、将龙眼去壳去核,盐水浸泡,丝瓜、红萝卜切片2、猪肉切片,下料酒、鸡粉、酱油、生粉腌制
3、爆香姜片,下猪肉炒熟盛起
4、丝瓜萝卜下锅炒熟,再下猪肉炒,调味。最后加入龙眼翻炒上碟
(四)鱼香酿龙眼
1、龙眼起皮把核取出来2、肉馅中放入切成末的葱姜、料酒、蛋黄、鸡粉及胡椒粉,搅打上劲
3、在锅内炒熟
4、加蛋凊把炒熟的肉拌匀,
5、塞入龙眼肉内
6、起油锅,爆香葱姜,放入龙眼煎
7、再加少许的水及浓汤宝, 完成
龙眼又称桂圆、亚荔枝,为中国南方水果,多产于两广地区,历史上有南方“桂圆”北“人参”之称,与荔枝、香蕉、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,自古受人们喜爱,更视为珍贵补品,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。
1、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,有补血安神,健脑益智,补养心脾的功效。
2、研究发现,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%,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,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。
3、桂圆有补益作用,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。
4、国内还有学者发表过龙眼抗衰老的有关论文,提出龙眼将成为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食品。
龙眼叶
【功效】:泻火解毒。
【主治】:治感冒,疟疾,疔肿,痔疮。
【性味归经】:甘淡、平。
1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味香甜,性温。
2、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淡,平。
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6~9克,煎汤。
【考证】:出自《滇南本草图说》。
【中药化学成分】:叶含谷甾醇、豆甾醇、豆甾醇葡萄糖甙,表无羁萜醇、16-卅-烷醇、槲皮素、槲皮甙。
龙眼肉
【功效】:益心脾,补气血,安神。
【主治】:治虚劳羸弱,失眠症,健忘,惊悸,怔忡。
【性味归经】:甘,温。
1、《本经》:“味甘,平。”
2、《别录》:“无毒。”
3、《唐本草》:“味甘酸。”
4、《本草汇言》:“味甘,气温。”
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煎汤,2~5钱;熬膏、浸酒或入丸剂。
龙眼花
【功效】:温肾利尿
【主治】:治淋症。
【性味归经】:《泉州本草》:“味涩。”入肝、脾、膀胱三经
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30克,煎汤。
【考证】:出自《泉州本草》。
龙眼核
【功效】:止血,定痛,理气,化湿。
【主治】:治创伤出血,疝气,瘰疬,疥癣,湿疮。
【性味归经】:《泉州本草》:“味涩。”入肝、脾、膀胱三经
【用法用量】:外用:煅存性研末调敷或干撒。内服:煎汤,5~15克;或研末。
【中药化学成分】:核合肥皂草素及脂肪。
龙眼壳
【功效】:散风邪风
【主治】:治心虚头晕、耳聋、眼花。
【性味归经】: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,性温,无毒。"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肺经。"
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煎汤,10~15克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调敷。
【考证】:出自《滇南本草图说》;《纲目拾遗》:“龙眼壳本黧黄色,闽人恐其易蛀,辄用姜黄末拌之令黄,且易悦目也。入药用壳,须洗去外色黄者。”
龙眼指的是鲜果。
龙眼带壳带核晒干后,叫龙眼干。
如果是去壳去核,只留果肉,晒干后就叫桂圆。
所以,桂圆和龙眼实际上是同一种东西。
桂圆营养价值高,然而不同时间、不同吃法功效又不同。
中医认为,桂圆肉性味甘平,入脾、心经,能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,是常用的补益中药食材,下面介绍几种桂圆补益的方法,不妨一试。
桂圆肉20克,放进300毫升的沸水浸泡约5分钟后食肉喝汤。可补血醒神,为经常熬夜,快节奏生活人士等人士提神的首选。
龙眼30个取肉,红枣10枚撕破,用粳米100克,煮粥2碗,加适量红糖,早晚各吃1碗。可补脾生血,养心增智,老年人尤宜。
与其相忘江湖,
不如扫码关注!
《西江都市报》同步推出“梧州美食江湖”栏目,敬请订阅。
梧州美食江湖
总策划:刘CEO
推广:骆掌柜
整理:小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