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幸生 文/摄
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,在梧州市河东老城区的街道能见到摆卖一种小吃——和味龙虱。
《本草纲目》有记载,龙虱名叫水龟子、射尿龟,它生活于沼池、水田及河沟杂草处,头部小,中央微隆起,入夜能飞于空中,善游泳,味腥咸。在我市周边乡村水塘、水沟杂草丛多地方生活,都有这种龙虱捕捉,捕捉必须用小眼孔渔网,而且,夜间捕捉较为方便。
龙虱要做得甘香可口,得经一番制作,首先把龙虱用开水烫一下,然后放些食盐、甘草浸制一段时间,烧热油锅方可放龙虱油炸,必须掌握火候时间,时间过长会变苦味,火候掌握好了龙虱吃起来味道刚好甘、甜香滑,含在嘴里才津津有味。
以前,在大东路一带,常见到一位中年男子,身穿一件灰色布中山装,面前摆放着一个一米高、用竹片织成的近似长筒竹笠,腰部细小,底部宽一尺左右,放在地面四平八稳,上半部分也是圆口型,能放上一只托盘,用于存放龙虱,同时划分为八个小格,并盖上玻璃盖子,干净卫生又能一目了然。内设有不同大小空格,每格存放价格不等龙虱,任人挑选。经营者还专门在圆筒竹笠外面挂上主人捕捉龙虱照片,可以想象经营者是一个很用心的人,这样一来,可以大大提高个人信誉和传统特色小吃知名度。
我们小时候,都会经常跟父母要些零用钱,专门到龙虱小吃摊处,买上一角几分钱的和味龙虱,一来解下口馋,二来品上一下师傅正宗的传统手艺,吃一口就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,含在嘴里不忍心一口咽下去,时至今日,那种味道仍然深藏在记忆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