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江都市报报料热线报道 (记者 高云)手机所显示的通话记录时长不到1分钟,话费单却显示通话1小时7分52秒,费用12元。看到这样一组数字,市民何女士表示“看不明白”,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合理解释,以防再有类似情况发生。
奇怪的通话计费
何女士一直是使用中国移动的号码,并较早使用上了智能手机。5月2日当晚,何女士在清理手机通话记录时发现,4月29日上午11时33分主机呼叫出一个时长为1小时多的电话,而在11时34分主机呼叫出的电话“已取消”。她担心这个长达1个多小时的电话会扣费,于是次日便到移动公司营业厅查询。
移动工作人员经查询后告诉何女士,这个通话时长1小时7分52秒的电话费为12元。据何女士回忆,对方是草药店老板,当天,她到约定地点取药,正想再次拨打电话与草药店老板联系时,对方已经出现,“我便挂了电话。”
三次沟通未果
看到情况如此,移动工作人员答应为何女士进一步查询。5月4日,何女士接到中国移动客户代表所发来的短信,“经与技术部门详细核查,确认为使用后正常计费。”对此,何女士感到疑惑,并向记者反映情况,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合理解释,以防再有类似情况产生。
由于手机显示的通话记录与移动部门计费系统不相符合,何女士对此提出质疑。她拿着手机显示的通话记录据理力争:从通话记录上看,当日与药店老板通话共四次,第一次为将近11时的未接电话;第二次为11时10分的被叫电话,时长为25秒;第三次为11时33分的主叫电话,时长为1小时7分52秒;第四次为11时34分的主叫电话,并显示“已取消”。在第二次至第四次之间,相隔不到半小时,“如何能同时拨出一个长达1小时多的电话?”何女士对此十分不解。
经记者向移动公司反映,何女士在5月12日再次接到电话,“与技术部门核查,确认为使用后正常计费。技术人员用同品牌手机试验,在挂机后不会出现‘已取消’字样。如果何女士依然有疑惑,可以找到通话对方的手机核查。” 但何女士对此回复仍并不满意,希望移动公司能给出一个更合情理的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