龟苓膏里有没有龟?这个问题乍一看是在问龟苓膏的原料成分,但这其实是个深奥的文字表达题。
近日,人民日报推送了一篇名为《【荐读】请外国海关放过中国特产!龟苓膏里真没龟,老婆饼没老婆…》的文章,在微信和微博里激起千层浪花,众多提及“龟苓膏里没有龟” 的微信和微博刷刷刷地冒出来,引起网友热议。
文章里提及,近日一名华裔女性的火锅调料过美国海关时被没收,海关给出的原因则是内有“鸡粉”(味精,中国称鸡精),为动物制品,不能带入境,必须全部没收。而同样因为产品命名和包装,经常被外国海关误解为动物制品的还有素鸡、龟苓膏、包装上画了鸡腿的香菇炖鸡面……
(微信和微博上,出现了众多相关信息的转载。)
get到这个信息后,网友开始发散思维,举例子——“东坡肉里没有苏东坡”、“菠萝包里没菠萝”、“麻婆豆腐里没麻婆”、“鱼香肉丝里面没有鱼”、“驴打滚里没有驴”、“松鼠桂鱼里没有松鼠”、“老干妈里没干妈”、“红牛里没有牛”、“热狗里没有狗”……
老婆饼里没老婆这是没错,但龟苓膏里真没龟?从小吃着龟苓膏长大的梧州小伙伴表示一脸黑人问号。龟苓膏难道不是以龟板和土茯苓为原料的吗?
不少有见地的网友(这里面肯定也潜伏了梧州的)提出了异议,纷纷为龟苓膏正名,指出龟苓膏里明明含有龟板,与“老婆饼里没老婆”是不同概念,不含龟的黑色果冻只能叫黑凉粉或者叫烧仙草。
(黑凉粉VS龟苓膏,光看外表还真难辨别,笑哭.JPG。)
讲道理,人民日报微博曾经介绍过龟苓膏,还科普了龟苓膏与烧仙草的区别——烧仙草和龟苓膏外表都是黑色冻状,但原料完全不同。烧仙草的原料就叫仙草,是一种草本植物,而龟苓膏则是乌龟腹甲(中药称龟板)加上茯苓或土茯苓等熬成,苦味较大,常加炼乳使用。两者都有清热利湿的作用,都属凉性,脾胃虚寒者、孕妇慎吃。
那些年说过的话,科过的普,怎么就给忘了呢?
关于龟苓膏里有没有龟、龟苓膏和龟有神马关系,貌似网友一直以来也是疑惑连连,频频发问。网上一搜,可以找到众多相关的提问。看来龟苓膏与龟之间那不得不说的故事,传播得还是不够开啊。
梧州:怪我咯!
众多网友在网上询问龟苓膏里是否有龟。
龟苓膏追溯其起源,最早出现于秦末汉初的广西梧州(古称苍梧郡)。
据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记载,秦朝灭亡前夕,汉高祖刘邦派出陆贾,前往南海郡去说服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。在陆贾的劝慰下,赵佗臣服于汉朝,最后成为了南越王,其族弟赵光也被册封为南越国苍梧王城的苍梧王,并由陆贾率兵护送赵光到苍梧王城上任。赵佗为了感谢陆贾,便向陆贾献上一道秦始皇炼制长生不老之药的药方。到了苍梧王城,陆贾和赵光立即命手下照单熬制,发现此药虽不能长生不老,但是能祛湿降火、健脾养颜,而且美味可口。于是赵光在苍梧王城将此药方昭示天下,倍受百姓的青睐。这道从汉朝初期开始就传承至今的药方,就是龟苓膏啦。
其实,除了龟苓膏里究竟有没有龟这个问题外,不少小伙伴向外地朋友推荐龟苓膏时,经常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,例如“龟苓膏难道不是凉粉吗?”、 “龟苓膏要煮,哎呀好麻烦。”(有开罐即食的吖)、“龟苓膏不是凝固的凉茶吗?”……
在众多误解声中,“龟苓膏竟然是个荤菜!”这个观点最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有网友了解龟苓膏含有龟后,惊呼龟苓膏是个荤菜,表示有点不敢吃了。
龟苓膏是个荤菜?龟苓膏只是以龟板为原料,不是以活龟或者龟肉为原料,怎么就变成荤菜了呢。网友抱这样的想法,是不是欺负龟苓膏不会说话。
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。既然国内都有小伙伴会误解龟苓膏是个荤菜,那对动物内脏有着天生恐惧的歪果人看到龟苓膏的英文名是turtle jelly,含有turtle(乌龟)字眼,估计真的会是更不淡定了,怎么接受得了。所以,人民日报才推出了《【荐读】请外国海关放过中国特产!龟苓膏里真没龟,老婆饼没老婆…》的文章(虽然,有那么一丢丢帮倒忙的意思)。
但有可能出口的龟苓膏真的把原料龟板去掉了,歪果仁吃的龟苓膏和我们在国内吃的不一样,所以才有“龟苓膏里真没龟”的说法?
据业内人士透露,出口到国外的龟苓膏也是含有龟板成分的,但报关的时候不能含有“龟”的字眼,要不然就会被外国海关认为是动物制品,不能过关。
文字:零妹
图片:来自网络